高溫區(qū)是位于光帶最邊緣處紅光的外面,稱為“熱線”或者紅外線,紅外線的波長在0.76_100μm之間,按波長的范圍可分為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極遠紅外4類,它在電磁波連續(xù)頻譜中的位置是處于無線電波與可見光之間的區(qū)域。任何物體在常規(guī)環(huán)境下都會產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無規(guī)則的運動,并不停地輻射出熱紅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運動愈劇烈,輻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輻射的能量愈小。紅外測溫儀是通過接收物體發(fā)出的紅外線(紅外輻射),從而準確判斷物體表面的溫度分布情況。和接觸式測溫方法相比,紅外測溫有非接觸、響應時間快、使用安全及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紅外測溫儀器主要有3種類型:紅外熱像儀、紅外熱電視和紅外測溫儀(包括便攜式、在線式和掃描式)。紅外熱像儀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光學成像物鏡和光機掃描系統(tǒng),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并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
紅外熱電視是將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線通過透鏡聚焦成像到熱釋電攝像管,熱釋電攝像管是一種具有中等分辨率的實時寬譜成像器件,主要由透鏡、靶面和電子槍三部分組成。通過熱釋電攝像管接受被測目標物體的表面紅外輻射,并把目標內熱輻射分布的不可見熱圖像轉變成視頻信號。
常用的便攜
紅外測溫儀是由光學系統(tǒng)、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tǒng)匯聚其視場內的目標紅外輻射能量,紅外能量聚焦在光電探測器上并轉變?yōu)橄鄳碾娦盘?。該信號再?jīng)換算轉變?yōu)楸粶y目標的溫度值,其測量精度可達1度或更高。我們要根據(jù)被測設備尺寸和環(huán)境條件從測溫范圍、測量精度、工作波長、響應時間、光學分辨率、顯示和輸出、價格等方面來選用便攜紅外測溫儀。測溫范圍是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不同型號的測溫儀都有自己特定的測溫范圍,一般來說,測溫范圍越窄監(jiān)控溫度的輸出信號分辨率越高,測溫范圍過寬會降低測量精度。如果被測設備尺寸超過視場大小的50%,測溫儀就不會受到測量區(qū)域外面的背景影響造成誤差,可以選擇單色測溫儀;反之,如目標尺寸小于視場,雙色測溫儀是最佳選擇,其溫度是由兩個獨立的波長帶內輻射能量的比值來確定的。因此當被測目標很小,即使測量通路上存在煙霧、塵埃、阻擋對輻射能量有衰減時,仍能保證測量精度。由于設備組成材料的發(fā)射率和表面特性不同,測溫儀的光譜相應波長也不同,如測量高溫金屬材料的最佳波長是近紅外,可選用0.8~1.0mm,測溫時應盡量選用短波。在測量快速加熱的目標時,要選用快速響應紅外測溫儀,否則缺乏足夠的信號響應,會降低測量精度。而對于靜止的或目標熱過程存在熱慣性時,測溫儀的響應時間就可以放寬要求了。需要強調的是紅外測溫儀必須經(jīng)過校準才能使它正確地顯示出被測目標的溫度,特別是要進行定期檢定,試驗人員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也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和掌握測試技巧,避免讀數(shù)偏差而得出錯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