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3串列加速器安全運行10萬小時 獲重大突破
2012-07-02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從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獲悉,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于6月18日上午9時40分實現(xiàn)安全運行10萬小時。這標志著中國低能核物理研究從弱到強,形成了完備的學科創(chuàng)新體系,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家需求背景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坐落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國家實驗室,是中國低能核物理研究基地。作為實驗室的主體設備,HI-13串列加速器自1986年建成后,二十多年來為國內(nèi)外50多個研究機構幾百個課題提供了從氫到金40多種離子束流,累計提供實驗束流超過8萬小時。原子能院科研人員通過HI-13串列加速器在核物理基礎研究、核技術應用研究、核數(shù)據(jù)研究及航天微電子器件單粒子效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國內(nèi)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
為滿足國民經(jīng)濟建設的需求和國防科技各領域的需要,促進核物理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作為原子能院四大科學平臺建設項目之一,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已于2011年4月28日正式開工,將于2014年4月建成世界上首臺100MeV緊湊型回旋加速器。同時,原子能院還將積極引進超導直線加速器和多粒子可變能量回旋加速器,建設先進放射性核素裝置等終端設備,促進串列加速器綜合科研能力提升。
原子能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工程的建成和應用,將開拓核物理研究的新方向,滿足國際前沿科學研究的需要和核工業(yè)、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國家重大需求,實現(xiàn)核物理與天體物理、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加速器技術等多學科的交叉發(fā)展。
最新資訊